习惯网购的同学一定知道,对于到手不喜欢的商品可以“七天无理由”退款。而现在,网络贷款也能选择“七天无理由”退款了。3月11日,蚂蚁借呗平台公布了“贷款冷静期”的投票调查,引发了大家热议。
众所周知,在任何平台借贷,不论偿还期限,利息都是“令人头疼”的问题。而所谓“贷款冷静期”,是指首次在借呗平台申请借款的用户,在7天内全额还款的话,将不用承担利息。截止目前,已有32006人参与了投票,其中89%的用户认为这项决议很好,但“瓜”真的这么好吃吗?
你真的需要这个冷静期吗?
对此,F君问了周边的同事,她表示:之前用花呗分期买的东西,近万元的商品分12期还完,利息就有800多。如果这个事真能推广的话,对于急需用钱周转的人来说,确实是件好事。
但也有同事认为:现在相关条件限制还不清楚,一旦有人假借七天无利息还款,从平台借出钱,就算存在余额宝里理财也是一笔“灰色”收入,对待这种钻空子“薅羊毛”的人该怎么办?
就事论事,对于够买长期理财、私募基金等金融产品,需要长期大量投入成本,设置“冷静期”很有必要,这可以保护投资者在没有深入了解前盲目投入,从而造成的财产损失。
同样,对于消费者网购来说,大部分购买的商品并非是“刚需”,到手后发现不喜欢选择“7天无理由退款”确实极大方便于消费者。
而小额网贷不同,刨除少部分冲动消费人群,大部分小额网贷用户或是因为当下生活所迫,或是因为资金周转需求,借款属于“刚需”。
并且很多人不具备在短期内偿还借款的能力,而所谓7天免息还款,以借1万元为例,目前借呗日利率为万分之3.5, 7天利息也只有20多元,节省利息的“诱惑力”着实有限。
因此看来,所谓“7天无理由还款”和“贷款冷静期”意义不大,更像是平台为推出金融产品而打造的一种“促销手段”。
7天无息还款 是平台“一箭多雕”的举措
既然对贷款者意义不大,那对平台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?
首先,在互联网时代,平台间相互竞争拼的就是流量、获客。而借呗平台推出的7天免息偿还方案针对的就是新用户,此政策一旦执行将吸引大批其他平台用户前来,并且激活出更多潜在用户使用借款。
从利息来看,对于借款人来说20多元利息尚且没有吸引力。对于平台而言,这样的利息损失更是可以接受,以极小的代价却换来了实打实的获客流量。在F君看来,与其说7天无息还款是为消费者考虑,倒不如说是商家的一种“营销方式”。
再者看来,央行在推出的《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指出,目前我国消费贷款发展太过迅猛,众多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金融潜在的风险,尤其是忽视了审批用户贷款资质,存在过度授信的情况。也正是在此次报告中,央行提出了“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”的指导意见。
与此同时,不论是《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》(征求意见稿),还是近期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》都将“剑锋”指向了抑制消费金融过度扩张。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在去年发布的风险提示中告知消费者,建立正确消费观,理性使用信贷产品,警惕过度借贷产生的财务风险。
而7天无息还款政策可谓“一箭多雕”。它既迎合了市场监管,满足了控制消费信贷的宏观调控指令。同时,也丰富了借款人权益,让借贷消费者尝到“甜头”。更重要的是,可以更好的借机拉新,让平台在竞争中能够“脱颖而出”。
写在最后:
回望过去,个人消费金融兴起于2016年,由于本身存在着分散、无抵押、小额的特点,吸引到了大量用户,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追捧。鼓励享受物质生活、倡导提前消费理念成为了各大消费金融平台营销的主要手段,也深深烙进年轻消费群体心中。
但随着不断发展,消费金融平台问题也越发凸显,尤其是消费金融趋于线上化,市场逐渐下沉后,隐藏在链条各环节的信用风险集中爆发。同时,过度借贷、冲动消费的理念也被大家所诟病。
随着监管日趋收紧,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克制与理性都将是消费金融行业的主基调。而一家有担当的消费金融企业,不仅要在模式、产品、营销上下功夫,更应该做好教育推广,培养大众正确的金融消费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