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上海开的外滩金融峰会很有意思,有几个讲话值得看看。
尤其佩服蚂蚁金服的马老板,那种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的功力无人能及。
互联网从IT行业出现那天基因就一直没有改变,追求垄断,依托垄断成为收税机构。
从微软的第一张光盘开始,就是依靠产品复制成本基本为零,前期不择手段疯狂扩张,形成规模后倚仗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而肆意垄断,巧取豪夺,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。
看过美国电影的都会记得华尔街的生存原则:“be first,be smarter or cheat”。
金融行业也是个没底限的行业,之所以没底限是因为它做的是钱的生意,挣钱最容易也最快。
人性经受不起利益的冲击,尤其是每次都能遇到价值超过当前灵魂的那么多利益。
金融加互联网,那就绝对是人类道德水平最低的行业,生意垄断化,杠杆最大化,收益内部化、风险社会化。
最近微博经常有个视频广告,很牛逼。
大概是中了500万你会怎么花,出来个金融精英女告诉你,不要拿500万去买房,要学会理财让钱帮你挣钱,拿100万首付买房,400万投资理财,再把房子抵押贷款600万也拿来理财,这样不仅有了价值500万的房子,还有了1000万的理财收益。
看完了,我觉得理念没问题,不过互联网金融是真牛逼,大概率在P2P之后,还打算在理财上再收割一轮。
但这个社会就这么操蛋,笑贫不笑娼,佛靠金装,有钱才是硬道理。
就像早在1945年美国就靠发战争财成了经济第一强国,而到六七十年代为了资本输出、产品输出、掠夺原材料而包装了民主、自由的美国文化以推行以其为核心的全球化经济体系。
并不是民主、自由让美国成了经济第一强国,而是因为美国是经济第一强国,所以民主、自由成了走向发达经济体的真理。
可悲的是,二战以后迄今为止七十年,在民主自由美国文化的普照下,只有一个半国家完成了从不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跨越。
言归正传,马老板基本说了三个观点。
中国金融最大的风险不是系统性风险,而且没有健全的金融系统;创新必有代价,但监管太严,束缚了手脚;传统银行都是当铺,科技金融是基于信用,我们不一样。
翻译过来就是:我们是基于数据的新时代科技金融机构,跟传统金融机构不一样,不要用管他们那套来管我们,也只有我们才能填补金融体系的空白。
说到这,想起来个怎么一夜暴富的段子,说阿里巴巴市值八千亿,怎么才能收购阿里,办法是用蚂蚁金服的花呗,找花呗借8000亿就能买下阿里,至于找花呗借的8000亿怎么还,傻啊,阿里都是我的了,花呗还用还吗?
现实中,好多人就是这么干的,比如前两年被打击的那些金控集团。
至于支付宝,早年解决了网络交易的信用问题,但巨额的交易款沉淀在支付宝,成了法外之地,网络交易信用问题转变成了支付宝的道德问题。
马老板说科技金融跟P2P不一样,因为他是基于数据和信用。
但之前花呗、借呗也是把钱贷给小微企业和个人,而把形成的债权打包拿到债券市场发债融资。说白了也是拿老百姓的钱来贷给老百姓,其实质就是银行的吸储放贷行为。
作为小贷公司却想因为是科技企业而不受银行业法规监管,每转一轮坐收10%的利息差,没有资本金充足率要求,没有存款保证金要求,无限加杠杆,干着银行的活,却不承担银行的监管要求。
有人说,支付宝肯定不会有事。可别那么说,美国一百多年的雷曼兄弟都倒了,说的再大点,打败了葛尔丹的大清朝都亡了,谁敢保证谁肯定不会有事?
对于这个问题,这次会上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有个准确的回答,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依靠信用、使用杠杆的金融本质,在提升服务效率、增强金融可及性的同时,也加大了对金融安全的挑战。
要建立、遵循相应的市场规则,防止金融科技诱导过度金融消费,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管、非法套利的手段,防止金融科技助长“赢者通吃”的垄断。
马老板骄傲的说,蚂蚁金服在上海刚完成了上市定价,这是第一次这种规模的企业上市在纽约城以外完成定价。
话说的很牛逼,相信我,蚂蚁金服不是不想在纳斯达克上市,是一方面国内不允许,另一方面是当前美国政策让它不敢去。
中国也进入到了资本过剩的时代,既然选在国内上市了,国际资本该将就一下还是得将就一下,在哪做买卖不是做买卖,至于选在国内,确是不是因为它多牛逼,而是国际形势太牛逼。
当然,我们要肯定阿里和蚂蚁的成绩和对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做出的贡献,市场也对这种贡献给予了足够的奖励。
只是每个人、每个企业都该摆好自己的定位,中国决不允许任何企业躺在垄断和不受监管的温床上食利。
手机支付时代的到来,该感谢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通信的提速降费,是国家打造了这些基础设施。
而正如马老板所言,正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领先,而不是通信企业的垄断暴利,蚂蚁金服才在交易中形成了数据,基于数据形成人物画像从而建立信用模型。
只是作为未来社会生产的核心基础要素,数据不会由一个企业来垄断把持,而打破它的,将是即将推出的人民币数字货币。
来源: 松二先生